文章详情

光学薄膜行业浅析

日期:2025-05-01 06:35
浏览次数:68
摘要:光学薄膜行业浅析

光学薄膜行业浅析


需要增透减反技术可以联系我们上海工厂18917106313

上海卷柔新技术光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光学仪器及其零配件的高科技企业,公司2005年成立在上海闵行零号湾创业园区,专业的光电镀膜公司,技术背景依托中国科学院,卷柔产品主要涉及光学仪器及其零配件的研发和加工;光学透镜、反射镜、棱镜,平板显示,安防监控等光学镀膜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为全球客户提供上等的产品和服务。

光学膜是指制镀或涂布在光学元件上的应用光干涉原理来改变载体光学性质的薄膜,它是一层或多层介电质膜或金属膜或这两类膜的组合。光学膜通过调变其不同波段表面的穿透率及反射率,可以使不同偏振平面的光具有不同的特性。根据光学膜的不同特性,主要分为增亮膜、扩散膜、反射膜、复合膜、滤光片、偏光片等。


图片


光学膜行业上游主要为 PET 粒子等,通常粒子拉伸成基膜,包括:PVA 膜、TAC 膜、PET 基膜等,利用光学级涂布设备、UV 固化机等生产设备可以将基膜进一步深加工。中游环节主要是液晶模组和背光模组制造,产品主要包括偏光片、增亮膜、扩散膜、反射膜、光伏背板膜和复合膜等光学膜产品,下游主要包括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光学显示产品。


图片


一、上游:材料和设备


1. 材料


在液晶显示模组中,偏光片光学膜和背光模组用光学膜产品两者使用的原材料存在较大差异。偏光片光学膜产业链上游是 PVA 膜、TAC 膜、PET 保护膜、压敏胶、反射膜、离型膜等光学材料提供商,其中 PVA 膜和 TAC 膜是生产偏光片的核心原材料,分别约占偏光片生产成本的 50%和 12%,其中 PVA 膜是偏光片实现偏光的核心部分,TAC 膜则起到了支撑和保护 PVA 膜的作用,其生产技术和产品基本上被可乐丽、富士胶片等日本企业所垄断,日本企业占据 PVA 和 TAC 膜约 80%的市场分份额。本土原材料生产企业可提供原材料产能相对较小,无法满足中国市场上偏光片需求用量且主要分布于中低端市场,如皖维高新、乐凯集团等企业。因此,上游原材料供应企业集中,对中游偏光片生产企业议价能力高,在供货条件、价格方面制约较大。


背光模组类的光学膜产业链上游是 PET(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膜、溶剂、胶水、粒子等原材料供应商。其中,PET 切片是一种具有结晶倾向的高分子化合物,在通过干燥、挤出、铸片和拉伸后可以得到BOPET基膜。光学级BOPET基膜具有表观无缺陷、低雾度、高透光率、高洁净性等优异的光学性能,生产技术门槛极高,全球 70%以上产能集中在三菱树脂、东丽、帝人、杜邦、可隆、SKC、东洋纺为代表的国际巨头企业。中国大陆仅东材科技、南洋科技、康得新等少数企业可生产 PET 光学基膜,且只能满足中低端市场的需求,与国际龙头企业在涂布技术、关键环节生产制程技术还存在差距。部分中游厂商对PET基膜等关键材料的品质标准要求高,对**光学薄膜原料进口依赖性强。

图片


2. 生产设备


生产LCD光学膜需要在净化级别达到 1000 级的净化厂房内配置精密高、稳定性好、线性可调的涂布机、PVA延伸机、UV固化机、精密辊筒模具加工车床等生产设备,这些设备长期被富士、平野、BMB等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光学膜生产需求持续增长,我国上游生产设备领域的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国内生产设备厂商与国际巨头的差距不断缩小。

二、中游:膜生产厂商


中游光学基膜利用光学级涂布设备、UV固化机等生产设备可以将基膜进一步深加工,制作成各类功能膜。光学薄膜的生产方式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的生产工艺。所谓的干式就是没有液体出现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例如真空蒸镀是在一真空环境中,以电能加热固体原物料,经升华成气体后附着在一个固体基材的表面上,完成涂布加工。日常生活中所看到装饰用的金色、银色或具金属质感的包装膜,就是以干式涂布方式制造的产品。但是在实际量产的考虑下,干式涂布运用的范围小于湿式涂布。湿式涂布一般的做法是把具有各种功能的成分混合成液态涂料,以不同的加工方式涂布在基材上,然后使液态涂料干燥固化做成产品。

光学基膜加工的主要步骤

图片


光学膜市场主要由美、日、韩和我国台湾地区主导,以增亮膜和扩散膜为例,多年来增亮膜被美国3M占据了全球一半的市场,而扩散膜市场则被日本和韩国企业所瓜分。然而,自2015年后全球LCD产业逐渐向中国转移,我国大陆地区LCD产能极速扩张。在扩散膜、反射膜、增亮膜、量子点膜和复合膜等领域,国内厂商激智科技、长阳科技、东材科技和双星新材已经走在行业前列,并成功进入京东方、三星、深天马、LG等面板行业巨头的LCD供应链体系。但中游生产企业对海外原材料供应整体依存度较高,议价能力不强,利润水平阻碍了中游光学膜产业实现整体的**升级和健康发展。

三、下游:应用终端


光学膜下游应用产品范围不断扩大,液晶模组需求逐年增加,带动光学膜市场需求开启下一个快速增长期。我国各类面板的出货量近几年呈稳步上升态势,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测算,中国光学膜市场规模将从2019的35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63.8亿元,2019-2023年的CAGR达7%。

图片


四、主要应用:液晶显示用光学膜


在各类光学薄膜中,偏光片、增亮膜和扩散膜是显示面板的重要组成原材料,其中偏光片约占液晶面板总成本的14%左右,属成本占比较高的单种显示材料;背光模组的光学膜(增亮膜占比29%、扩散膜占比6%、反射膜占比2%)约占液晶面板总成本的15%左右。

液晶模组的构造图

图片


液晶显示面板光学膜主要包括2张偏光片、2张配向膜和1张彩色滤光片;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模组作为发光源,一般一组背光模组由2张增亮膜、2张扩散膜和1张反射膜构成。

(一)偏光片


1.概念


偏光片(Polarizer)全称为偏振光片,可控制特定光束的偏振方向。自然光在通过偏光片时,振动方向与偏光片透过轴垂直的光将被吸收,透过光只剩下振动方向与偏光片透过轴平行的偏振光。


液晶显示模组中有两张偏光片分别贴在玻璃基板两侧,下偏光片用于将背光源产生的光束转换为偏振光,上偏光片用于解析经液晶电调制后的偏振光,产生明暗对比,从而产生显示画面。液晶显示模组的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少了任何一张偏光片,液晶显示模组都不能显示图像。


2.结构


偏光片主要由PVA膜、TAC膜、保护膜、离型膜和压敏胶等复合制成,基本结构如下:

图片




关于我们

上海卷柔新技术光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光学仪器及其零配件的高科技企业,公司2005年成立在上海闵行零号湾创业园区,专业的光电镀膜公司,技术背景依托中国科学院,卷柔产品主要涉及光学仪器及其零配件的研发和加工;光学透镜、反射镜、棱镜,平板显示,安防监控等光学镀膜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为全球客户提供上等的产品和服务。

    采用德国薄膜制备工艺,形成了一套具有严格工艺标准的闭环式流程技术制备体系,能够制备各种超高性能光学薄膜,包括红外薄膜、增透膜,ARcoating,激光薄膜、特种薄膜、紫外薄膜、x射线薄膜,应用领域涉及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美容、医用激光器、光学科研,红外制导、面部识别、VR/AR应用,博物馆,低反射橱窗玻璃,画框,工业灯具照明,广告机,点餐机,电子白板,安防监控等。
    卷柔新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生产线【sol-gel溶胶凝胶法镀膜线】,这条生产线能够生产全球先进的减反射玻璃。镀膜版面可达到2440*3660mm,玻璃厚度从0.3mm到12mm都可以,另外针对PC,PMMA方面的增透膜也具有量产生产能力。ARcoating减反膜基本接近无色,色彩还原性好,并且可以避免了磁控溅射的缺点,镀完增透膜后玻璃可以做热弯处理和钢化处理以及DIP打印处理。这个难度和具有很好的应用性,新意突出,实用性突出,湿法镀膜在价格方面也均优于真空磁控的干法。


  卷柔减反射(AR)玻璃的特点:高透,膜层无色,膜硬度高,抗老化性强(耐候性强于玻璃),玻璃长期使用存放不发霉,且有一定的自洁效果.AR增透减反膜玻璃产品广泛应用于**文博展示、低反射幕墙、广告机玻璃、节能灯具盖板玻璃、液晶显示器保护玻璃等多行业。
    我们的愿景:卷柔让光学更具价值!
    我们的使命:有光的地方就有卷柔新技术!
    我们的目标:以高质量的产品,优惠的价格,贴心的服务,为客户提供优良的解决方案。
    上海卷柔科技以现代镀膜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通过镀膜设备、镀膜加工、光学镀膜产品服务于客户,努力为客户创造新的利润空间和竞争优势,为中国的民族制造业的发展贡献力量。